时间:2018.04.13
北京是一座令年轻人向往的城市。每天,都有很多人充满期待涌向这里。东北姑娘马聪,十几岁就来到北京打拼,20来岁的年纪已跻身顶尖保险销售人行列。无亲无故,资历也并不过人的她,究竟是如何走出这条不平凡之路的?
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客户
刚进入保险业,马聪还很难理解自己这份工作除了糊口外,还有哪些特别的意义。开始那段日子,她也算努力,但业绩一直不温不火。
一次,马聪结识一位客户。客户50来岁,很有公益心。马聪从来不向他推荐重疾险,因为在她看来并不划算。一天,客户表示想买一份重疾险,他的理由也让马聪出乎意料。他说,“我的钱交给保险公司也是一种公益,即使我没有发生风险,别人发生了风险,也可能会用到我的钱,这也是一种公益。”听了他的话,马聪意识到得多站在客户的思维角度上思考问题。也逐渐领悟了自己这份工作的意义:原来保险就是做公益。
受到客户的鼓舞,马聪工作更有劲头。为了提高自己的销售技能、学会和客户交朋友,了解分析客户的焦虑和需求,她写了厚厚四大本录音记录,每晚都要写到一两点钟。同时,她对业内大咖们的保险技能和个人风格梳理得也越来越清晰,慢慢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
找到销售的不二法门,马聪成功迈越了电销第一关。生活得到改善,她觉得工作更有奔头了。
梦想塑造格局
随着业务日益熟练,马聪逐渐喜欢上了这种不断奋斗的感觉。为了当上业绩冠军,马聪每月给自己定下最少20件万元件的目标。同时,她还给自己每周定下周目标、每天都定下日目标,目标必须达成,不达成不回家。
自此,马聪的销售目标每每超额完成,业绩在分公司几乎月月第一。每月拼到月末关系统时,哪怕比对方多一毛钱,第一的桂冠也会戴在她的头上。销售人的竞争精神被这个小姑娘发挥到了极致!
曾有位客户问马聪:“你的梦想是什么?”“当会长!”她毫不迟疑地答道。客户听了不以为然:“这不是梦想,这只是目标,梦想是用来拓展格局和胸怀的。”
2014年,马聪终于当选世纪圣典电销会长。当她走上领奖台,望着台下众多的绩优业务员们,一刹那,她突然领悟到客户那句话的真谛:原来,当曾经的梦想变为现实时,那个梦想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看到了自己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马聪至今还保持这一个习惯,每次和客户见面都会带一个小本,如果听到有感触的话,都会在本子上记下来。
马聪回想以前只是把保险当作一份工作,用工资来衡量它,但是现在是把保险当做自己的事业去终身奋斗!
服务与经营客户
当选世纪圣典会长,令马聪的事业格局豁然开朗,她尝试接触高端客户,但这也给她带来不小的压力。
马聪有位女企业家客户,能力出众,阅历丰富。马聪一直觉得自己和她之间差距很大,担心自己的资历无法匹配客户的需求。一次,客户和马聪聊起自己当年创业时的艰辛,马聪联想到自己“北漂”的那些窘迫经历,一下子感觉与客户之间的距离近了许多,她忍不住起身抱住了这位客户。
“姐,以前总觉得得仰视你,现在感觉距离近多了,我必须要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随着接触的高端客户越来越多,她意识到,要想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独到的财务解决方案,必须融会贯通金融、保险、理财、法律、税务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于是,无数个不眠的深夜里,为了解决一个个财务、法律和税务上的问题,她看书,记笔记,上网搜索……几个月下来,一本本的学习笔记堆满了她的书桌。
深厚积累终将释放出惊人力量。2016年,王者归来。马聪再度问鼎世纪圣典电销会长,并于2017年蝉联这一荣誉。
2017年对马聪具有特别意义,除了荣登世纪圣典会长,她还成功开办了一场个人客户答谢会。为了这场答谢会的成功,马聪做了充分准备。每位客户不管在北京哪个位置,她都要亲自送去邀请函。最多一天跑了五个客户,早上6点出发,晚上十一点才到家。最终,受邀客户悉数到场。
客户,已成为马聪最好的老师和朋友,正是他们的指引和陪伴,让这个异乡女孩在竞争激烈的北京保险界立稳了脚跟。
一次次面谈客户,一次次灯下苦读,一次次突破自己,都成为马聪实现一个个事业目标时举重若轻的资本。进取、执着的她就如一颗新星,注定闪亮梦想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