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客户服务>金融知识教育专区>正文

泰康人寿以案说险小课堂 | 中老年人“不乱投”,如何理性投保

时间:2023-02-13

   

   2021年6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了《关于警惕“投资养老”“以房养老”金融诈骗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自身权益。

   案例:某保险公司接到陈阿婆投诉,2015年2月她在某银行买了一份分红保险,据陈阿婆说销售人员仅说了该产品每年收益不低于6%,于是交了7.5万元买了保险。2020年保险到期,陈阿婆去保险公司领取满期金,才发现实际收益与购买时销售人员介绍的情况不符,她也一直没有看过保险条款,也不清楚保险的具体保障范围和红利的分配情况。经调查核实发现,保险销售人员在为陈阿婆办理投保手续时,未进行保单红利高中低档三档演示,未按要求请客户抄录风险提示语句。

   分析:中老年人伴随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和收入水平都与年轻时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长辈们遇到“高收益”等言辞诱惑,往往一时冲动就轻信他人,拿出自己的养老钱购买并不适合自己的产品,可能带来难以承受的财产损失。

   根据《保险法》一百三十一条规定,保险代理人不得有(一)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行为;(二)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存在明显的销售误导行为。

   泰康人寿温馨提示:

   一、树立理性投保观念,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宣传。“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要记住投资是有风险的,别受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

   二、建议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在购买保险产品前,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多与家人商量,对投保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防范不法分子诈骗侵害个人利益,警惕非正规机构的疯狂营销揽客行为。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慎重对待合同签署环节,不在空白合同签字。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