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于我们>新闻中心>正文

唐昕:收藏越大,责任越大

时间:2011.06.16




 1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内做如此巨大的收藏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唐昕:泰康人寿1996年成立到今年的8月份正好是15周年,公司注和收藏艺术品也有10年的时间了,我们这次的展览首先是对公司内部的汇报。另外,大家也知道泰康人寿在这么多年的收藏当中,有了一定量得藏品。我们借着泰康人寿15周年庆典这样一个机会,把我们的收藏做一次系统的展示,当初的想法就是这样的。

  2、展览以“图像·历史·存在”为题,为什么会将这三个字汇作为展览主题,他们之间存在哪些关联?

  唐昕:我们展览首先是对公司内部的汇报,其次结合当前艺术界的某些讨论,我们把展览的话题定位于收藏。艺术一定需要社会化的过程之后才会真正形成适合她发展的生态环境,而这种社会化的过程需要社会多方面力量的介入。收藏在社会化过程当中有非常大的作用,而且是越来越重要,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要谈谈收藏这个事。

  国内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到现在有6、7年的时间,基本上对收藏的讨论大多是从市场、投资的角度切入,我们的展览将会以多角度来讨论收藏,包括会从企业——收藏——艺术的关系;会请哲学家从哲学的角度谈收藏;会从市场体系出发谈收藏;还有泰康自己的十年回顾等,从不同角度引起讨论。在这里我们把自己即泰康人寿当做一个案例用这个展览提出来,这些是我们想通过展览所表达的。

  “图像、历史、存在”这三个词汇中,图像和历史在学术届的探讨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大家都非常关心。图像包括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的作品的种种样式,装置、雕塑、绘画等等都涵盖于现代图像学概念,我们的收藏中也包含这么多的样式,我们是用图像来泛指收藏的当代艺术作品。历史,泰康的收藏将美术史的发展作为依据,历史的变迁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与艺术的产生之间有很密切的关联,也是我们收藏关注的脉络。图像和历史的关系是泰康收藏非常核心的事情。存在呢,图像有她存在的状态;历史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有其存在的状态,她与艺术的关联、纠缠、影响都是一种存在;收藏也是一种存在,通过艺术品收藏其实是在收藏艺术品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变化,是在收藏一种美术史、社会发展史和文明史,如果从这种定义来看,收藏更是一种存在状态。因为展览的主题是谈收藏,这几个概念中我们用存在也来代指收藏。

  3、希望通过这样的主题给观众哪些提示?

  唐昕:我们希望借这个展览机会将泰康人寿的收藏体系的构成和核心精神展示给大家。展览不一定会依据图像、历史、存在的概念意义来规划,我们会把泰康收藏的主线和构架展示给大家。1942年到现在的文化变化和艺术发展是我们目前体系的时间范围,那展览的作品也就是在这个阶段间的,展览会分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4、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唐昕:泰康收藏是为了未来泰康美术馆,希望大家透过美术馆看到42年以来美术史的发展变化,这是我们的目的。这次展览中作品将会包括从42年到现在的时间跨度,提示出泰康收藏和未来美术馆的体系构成,至少是现阶段的思考。

  5、展览将会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为什么不在泰康自己的空间内展示?

  唐昕:首先,泰康空间自身不具备这样大规模展览的空间条件,另外这次展览是由泰康人寿和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展览的场地定在中国美术馆。

  泰康人寿收藏和赞助艺术10年,我们获得了很多实践经验,在这10年中,泰康做了很多事情,也想借这个展览机会做一次关注艺术的倡导活动,希望社会上各具实力的力量加入到推动中国国内当代艺术整体发展中来,将我们10年的经验跟大家做一次交流。泰康赞助艺术实践多年,同时也关注本土美术馆的发展。在这次展览中,我们会对中国美术馆有一些捐赠,希望启发和带动此类对国内美术馆发展的赞助和支持行为,泰康带个头吧。

  另外,泰康人寿15周年,收藏10年,艺术品已经在公司企业文化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重,借这个展览对员工和客户宣传公司的文化实力,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不仅符合泰康大企业的气魄,也能较好的提示泰康支持文化艺术发展的决心。

  6、泰康空间本身作为一个艺术品的收藏机构,而且现阶段的收藏是以最终建立美术馆为目的,为什么还要拿作品出来捐赠给美术馆?

  唐昕:一直以来对艺术的参与,泰康人寿都是以回馈社会的公益事业在运作。而且艺术品的收藏不是说谁买了就是谁的,你买到的只是暂时拥有,拥有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保护的过程,不管你是出于投资目的为保护资产而保护艺术品,还是因为你珍爱这些艺术品喜欢鉴赏满足拥有感而保护艺术品。但是保护过程是有风险的,带给你的是责任,这就是收藏。收藏越大,责任越大。私人收藏、企业收藏和美术馆公共收藏共同构成艺术生态中的“收藏”部分,在发达国家许多私人或机构的收藏逐渐规模化后都发展成民间美术馆,再进一步社会化成为能代表国家文化实力的美术馆、博物馆,比如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等等很多。社会不进步,个人是走不远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国家的美术馆文化进步了,他们境内的美术馆才能有大发展的社会环境,独立美术馆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自身发展。中国的美术馆在发展过程中,缺失了社会力量对美术馆的帮助,反观西方的美术馆则不同,他们拥有众多的来自不同方面的资金和作品捐赠。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在自己收藏的同时,呼吁对国内美术馆的支持。捐赠让所有关注艺术的社会力量看到泰康作为一个有实力的企业对艺术的支持和付出;对本土美术馆发展的支持,呼吁有同样想法的群体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我们知道有很多跟泰康有共同想法的力量存在,中国美术馆也很希望与这些他们合作,共同推进整个中国艺术的发展和社会机制的进步。

  7、本次展览的所有作品都是来自于泰康自身的收藏,这些作品一定不会是泰康所有的收藏,那选择什么样的作品参展,有没有要求?

  唐昕:泰康人寿艺术品收藏10年了,有一定的积累,这次展览挑选了些作品,同时公司15周年庆典活动中还有一个泰康15周年成就展,里面也有个小小收藏展。选择上,在美术馆首先要考虑能否通过中国美术馆的审查,其次是能展现泰康收藏核心精神的作品。

  8、对于这次参展的作品而言,您个人觉得有哪些会成为展览的亮点?

  唐昕:因为我们的藏品有的是能够代表美术史发展在某一阶段的代表性作品,比如肖鲁的《对话》,首次重回枪击地点;比如蒋兆和1949年10月1日创作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首次在正式展览中亮相;比如陈逸飞的《黄河颂》等等。除了大家都熟悉的一些当代知名艺术家,还有一些活力非常的年轻艺术家作品。

  9、在展览的同时,会有相应的研讨会和论坛召开吗?

  唐昕:原定计划中是有的,但因为我们的展览只是整个泰康15周年庆典的一部分,公司其他相应的活动还有很多,所以决定这些活动暂时取消,将展览作为我们部门汇报的主要形式。当然类似的活动可能会在之后另找时机,不过呈现方式和讨论话题会再做调整。

  10、这次的展览相比起常规的展览存在很多的不同和限制,在整个的筹备和最后的呈现上,在您个人看来有那些缺憾。

  唐昕:策划这样一个展览和策划一个不受任何限制的展览比要想达到一样理想的水准就难得多了,素材有限,空间有限。泰康人寿10年的艺术品收藏在国内看可能是起步比较早,藏品比较多的企业,但和中国艺术的发展历史比,10年太短了。策划这个展览我们是在一个有限的资源框架中取材,资源范围只能是泰康的收藏,但如果没有这个限制,谈当代收藏或类似题材、主题的展览,你可以随便邀约来自不同藏家的藏品,最终呈现肯定会比我们这个更自由更充分。反之,正是有了这种限制,这次的展览看起来才更有意义,在具体策划上也更有挑战和乐趣。

  11、现在距离展览开幕还有1个多月的时间,现在整个展览的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唐昕:这次的展览一年多前就开始跟中国美术馆沟通,经过我们半年多时间的筹备,现阶段的准备工作很顺利。我们整个的团队只有5个人,同时准备两个类似的收藏展还是非常辛苦的。除了艺术界和很多艺术爱好者来参观,这是对公司的汇报展览,到时会有非常多的公司员工、客户和朋友来参观,为此我们还需要做更多针对专业人士之外的准备工作,只能说是具体而繁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