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昕:首先要具体分析画廊的状况与困境
时间:2011.05.16
编者按:中国画廊业的迅猛发展呼唤画廊更加高效、规范和专业化,那么画廊协会或者类似机构的出现对画廊行业的资源调动、规范化、专业化会起到怎样的作用?中国画廊协会的职能是怎样的?是官方还是民间的形态?画廊协会的公信力、专业功能是怎样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会成为中国艺术市场发展道路上的话题和焦点。
采访嘉宾:唐昕 泰康人寿收藏部负责人,泰康空间总监,策展人
采访:裴刚 雅昌艺术网编辑
雅昌艺术网:您作为非盈利空间的负责人来看,画廊行业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唐昕:国内的艺术品供需需求都很强,但供需双方基本无法对接,所以仅管供需双方的量都具规模,但不能形成一个正常、有序的一级交易市场,这是我个人理解的当前画廊业特别是经验现当代艺术品的画廊业的基本状况和主要问题。
不能对接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市场和供给市场对艺术品的经验、认知的概念与判断标准不对应。需求市场的主体人群大多之前缺乏或根本没有与艺术品接触的机会和经验,虽然想买但面对眼前各种类别和层次的作品个人完全不具备判断能力。无论需求市场的目的是观赏、装饰还是投资,在不具备个人判断能力的时候他们需要依赖一个具有或相对具有普遍意义或公认的判断标准。而原本可以给他们提供专业意见和指导服务的画廊,也是一个年轻的、不成熟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没有建立权威或说服力。需求市场面对众多的画廊机构时一样的茫然而无法选择。有些想买画的人原本兴致冲冲地跑到798,看见那么多画廊里有各种作品,个个都被说成好的、优秀的或是有代表性的等等,转一圈反而更晕更迷茫。再具备专业判断能力的好画廊他们也是看不出来的,差的行画画廊他们也不会觉得多不好。这种状况下拍卖行,特别是信誉好的几家拍卖行,成了他们觉得还靠谱的去处。至少这里的东西可能还是被挑选过、一定程度上是好的东西吧,或者说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或公认性价值标准的吧。供需双方越不多接,买东西的人越会依赖拍卖行,画廊的生存越困难。
雅昌艺术网:对画廊行业发展有益的首要工作是什么?
唐昕:是否要画廊协会应该是顺应行业发展需要而定,它应该不是一个画廊业统一的管理者或上级主管机构。至于民营的、地方性的或全国性的等等形态更不应该是人为规划可以产生作用的。具体分析画廊的状况与困境,了解他们具体的需要和帮助可能是关心这个行业发展首先可以做的事情吧。